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2020-03-30
罗生门

书海茫茫,每读一本书其实都是我们跟这本书的缘分。而我跟《罗生门》的缘分还得从数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说起。

这是一部获得1950年奥斯卡奖项的作品,透露着浓浓的年代气息,但难掩其芳华。黑泽明导演执导的这部电影虽然叫名叫罗生门,其实是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另一短篇《竹林中》。情节相对简单,内容主要是在一桩杀人案件中三个证人截然不同的证词。案情因这些证词显得扑朔迷离,但是真相只有一个,那就意味着一定有两个人在说谎。故事到最后也没给我们一个确定的真相,作者大概是希望我们自己去发现自己理解的真相。他希望我们明白:人都会为了自身利益隐瞒真相,甚至颠倒黑白。也因为这部电影,罗生门一词现在有了专门的含义。它通常指: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,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,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,难以水落石出。

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写人性,但不评判。只是通过书中一个个生动鲜活人物的一言一行告诉你人的复杂性,让你自己去想,去思索。大概是把人性看得太透的人容易不快乐,黑泽明导演也觉得完全按书中的结尾演绎太过阴郁,故而选择了一个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的结尾。这也是这部电影处理得很好很出彩的地方。芥川告诉我们世界、人心如此丑恶,黑泽明导演则希望在看到黑暗的时候,我们还能心向光明,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

也曾读过一点太宰治的《人间失格》,据说太宰治生平最欣赏的就是芥川龙之介的作品。他们都非常擅长解剖人性,作品短小精悍,结局开放足够引人无限深思。什么是一本好书?大概就是当你读完合上它的时候,却还在回味书中的情节,若有所思。就可读性而言,我个人觉得还是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更容易理解。哪怕我们阅历不深的时候,也能从他的作品中隐约察觉到什么。

说回到芥川龙之介的短篇《罗生门》,它整体的基调就是很灰暗的。那是一个灾难饥荒背景下很小的故事,饿死和做强盗,你会选择哪条路?面临这个问题的家将正犹豫不决,几分道义之心尚存却又是无处可去的境地。在罗生门门楼上,他看到老妪拔取死尸头发而怒火中烧,这份道义却又在听到老妪的开脱之词后荡然无存。老妪争辩的话语犹在耳畔,“不这么做就要饿死,没办法的事,这死者也不必怨恨我的罢。”家将仿佛是那一瞬间坚定决心:“那么,我便是强剥,也未必怨恨罢。我要是不这么做,便要饿死的了”

意味深长的结局精妙绝伦。家将急急奔着昏夜里去了,老妪挣扎着窥向外面。那外面,只有黑洞洞的昏夜。

对于家将的做法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,没有对错优劣之分。是时代逼人背弃道义?还是人心本就易变,被逼无奈也只是自我开脱?我感觉好的作家总是很擅长以小见大,于细微处做文章。描写一个时代,未必需要详详细细大时代背景介绍,小人物的生活抉择便已是最真实的写照。读到描写细微动人之处,这时代便仿佛我们亲身生活过一般,真实可感。描写一个人物也无需外貌衣着处处着笔,一件小事便足够树立这个人物在我们心中的印象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本埠生产  马仁惠)


网站地图  所有标签  常州网络公司中环互联网设计制作  免责声明  CopyRight © 2019-2024 盘固集团 版权所有 苏ICP备18040059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