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意识,从哲学的角度看,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,是感觉、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很显然,意识在前,行动在后,然后才有所谓的结果,所以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,还是处于管理岗位的人,从思维路径的角度出发,我们应该养成意识-行为-结果这样的思维方式,唯有如此,方能不断改善自我的工作思路,提高工作效率,如果连意识都没有,就妄想所谓的结果,无异痴人说梦,那么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,需要培养哪些意识呢?从个人的角度出发,我认为应该在工作中培养这样四种意识:责任意识,问题意识,现场意识和时间意识。
首先是责任意识,什么是责任,担当是一种责任,责任是一种态度,一种习惯,态度决定一切,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,担当、责任都是第一位的,有担当、有责任,才有动力和积极,具有如此的担当和责任,才有心唤物至的结果,因此,无论如何强调担当和责任的作用都不为过,在日常工作中,管理者首先以身作则,作出榜样,有担当,有责任,知行合一。俗话说: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其次是问题意识,什么是问题意识,就是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,而且不仅仅是发现问题的表面,而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,当然除了发现问题,更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,如果总是问题的发现者,而不是解决者,那么问题只会越积越多,当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,更是考验智慧的过程,现实世界,问题总是纷繁复杂,一个问题往往牵着很多问题,如何抓住问题的关键,将问题进行有效的细分,把一个大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,化成几个主要的问题,然后针对主要问题,各个击破,我想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。
第三现场意识,什么是现场意识呢,现场意识其实是相对于办公室而言,相对于管理层级而言,现代企业制度往往都是职能性架构,这也决定了管理者与现场存在好几个层级,当然这里面就需要有效的沟通才能推动工作的前进,但是沟通有时候并不总是顺畅的,同时也受制于不同人员的角色问题,思维方式问题,所以作为一名管理者,就必须培养自己的现场意识,尤其是对于反反复复出现的问题,必须要第一时间到现场,从现场真正看到问题的所在,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为什么要培养现场意识,也是要求管理者能够真正意识到管理的精髓一定是听百遍,不如自己看一遍,看百遍,不如自己做一遍。
第四时间意识,什么是时间意识?今天讨论的四种意识,从自己的理解来看,我认为重要的就是时间意识,为什么,因为时间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单列火车,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,没有重来的机会,有人说,如果把每天当成生命中的最后来过,肯定会是不一样的样子。言归正传,什么是时间意识,就是做所有事情的时间界限,时间节点。生命的总长就是从出生到死亡,但我们身处其中,尤其是工作、生活,我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一个的计划和目标,当然也一定会期望计划和目标都开花结果,那用什么约束?唯有时间。我们总希望在恰当的时间里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,获得我们想要的,即使没有获得我们想要的,我们也该在时间的节点处停下来,思考一下,总结一下,然后为了更好的出发,进入下一个时间赛道。
总的来说,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体,还是身处管理岗位的一名管理者,以上四种意识的培养,是迫切需要的,当然在我们的一生中,远远不止这几种意识的培养,我们需要改变的,调整的会有很多,但不妨就从这几种开始,不断丰富我们的大脑,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且行且体会。
(盘景生产 王爱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