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2025-01-26
浅谈水泥发展趋势

水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,过去二十年,中国水泥行业的需求变化经历三个发展阶段:高速发展期(2004-2012年)、高位平台期(2013-2021年)、需求下行期(2022年至今)。水泥需求缩减,外围形势不容乐观,尤其是在碳交易、环保政策及产能置换、产能出清等政策下,水泥行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,管理、成本、品质成为水泥行业持续存续的关键。

 

从目前水泥生产技术来看,改造或者调整的关键点从之前的提产到现在的节能上转变,行业内生料磨基本完成了从立磨到辊压机的改造,以及在使用不同原材料时,一些过程及工艺上的优化;在窑系统方面有些企业完成了五级改六级预热器,其他基本上从提产转向了在能耗上进行稍微的优化调整,篦冷机基本上完成了三代篦冷机到四代篦冷机的转变;在水泥磨方面,兼顾碳排放政策以及水泥性能要求,目前研究的点集中在分别粉磨,即将水泥生产中的熟料、矿渣、粉煤灰、石灰石等原料分别进行粉磨,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出水泥,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控制各原料的粒度分布,使颗粒级配更合理,让熟料颗粒和混合材颗粒相互填充,从而提高水泥的密实度。采用分级分别水泥粉磨技术,可以进一步降低熟料系数和粉磨电耗,使得高活性物料充分发挥化学活性、低活性物料充分利用填充作用,但由于水泥新标准的实施,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适应性不强,在复合水泥以及其他品类水泥中有一定的使用优势。

 

另一方面,新型熟料或无熟料水泥配方的研发,可以降低生产水泥熟料所用碳酸盐,或减少熟料用量,可有效降低CO2排放量,即低碳水泥。另外替代燃料是水泥行业减排的重要路径之一,且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,相对后端的二氧化碳捕集、封存和利用来讲,替代燃料技术由于相对成熟,目前来看可利用度相对偏高。在目前处置为主的模式下,替代燃料的品质不均,可能引起水泥产量降低,用能效率下降的问题,部分抵消了用替代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带来的减碳效益。原材料竞争已成为制约替代燃料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。目前,关键问题是水泥行业纳入碳市场后,由于煤价下降、替代燃料价格上涨、以及替代燃料本身的热值,使用替代燃料综合材料成本结合碳指标交易是否对水泥企业有利。目前限制替代燃料使用主要在替代燃料的标准体系上还有待完善,替代燃料在碳交易市场的配额分配尚未完全明确,加之随着替代燃料的广泛使用,价格上涨、来源不稳定加重了水泥企业在使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。

 

从水泥生产内部,个人认为生产与技术不是制约行业以及企业生存的关键,而是全链条的管理,尤其是在目前各项政策下、余热发电以及环保排放等,从过分注重单一数据到关注综合成本。水泥行业又进入了精细生产的行列,粗放的生产、管理及销售模式已经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有优势。未来水泥加入碳交易市场进程加快,碳排放成本逐步增加,另外新修订产能置换实施方法,加快产能出清。所以企业要控制好自己的生产成本,通过精细管理优化产品品质和能耗控制,加大替代燃料用量,通过改造降低耗煤,减少熟料用量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。未来水泥在成本控制、管理效率、财务成本、市场布局上有优势的企业,才能长期在市场中存在。


网站地图  所有标签  常州网络公司中环互联网设计制作  免责声明  CopyRight © 2019-2025 盘固集团 版权所有 苏ICP备18040059号-3